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强调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前,美联储在9月18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这次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今年二季度,央行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进而引导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调10个基点,存款利率也相应调降。此外,将再贷款利率降至1.5%,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这一轮降息降准之后,目前尚无进一步动作,四季度是否还有降息降准的空间仍需观察。
对比三季度例会与二季度例会,官方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有所变化。“我国经济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的表述已被删除。政策基调层面增加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的表述,删掉了“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加力实施增量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的内容。这表明货币政策从增量到落实阶段转变。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指出,推进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落细仍是重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新增强调做好“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货币政策最宽松的阶段已过,央行更关注前期货币政策效应的释放。
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以落实为主,短期内加码宽松可能性较低。华安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尽管美联储如预期降息,但LPR锚定的政策利率七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短期内货币政策预计仍保持宽松方向,但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潘功胜表示,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判断是否作出货币政策调整,在方法论上国际很多央行是相同的。中国央行也会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张迪提到,三季度经济数据有走弱迹象,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政策等待周期。四季度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货币宽松或超预期。央行有望进行货币宽松,一方面实施降息以引导LPR下行,并传导至贷款、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重启国债买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适时恢复国债买卖,以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推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较大幅度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
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